虽然今年4月1日起已实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但休闲食品、食用油、乳制品及调味品等各类日常食品,现在在包装的设计上还是没有标准,有些包装还给消费者带来很大不便。
“潜规则”1
月饼一块 包装一堆
今年4月生效的新国标让多年以来盛行的月饼豪华包装之风得到一定的遏制。
不过,新国标并未将月饼的过度包装“赶尽杀绝”,市场监管仍存盲区。如酒店售月饼仅标示饭店名称,实际生产企业的信息标示得很不起眼甚至于不标(酒店只能委托食品加工厂“贴牌”生产月饼),这种包装方法很容易让消费者误解成月饼是该酒店生产的;还有在网购月饼中,有部分月饼的包装是从其他品牌的月饼身上“扒”下来的,看包装很难知道真实品质如何。
“潜规则”2
戴“戒指”的火腿肠
“吃的时候光用手拧肯定是拧不下来的,非得动用刀子、剪刀甚至牙签等工具,才能把那上面的‘戒指’给卸下。有时手头没工具,迫不得已只能用牙咬开了,结果常常弄得一头的火腿肠和包装皮粘在一起,感觉十分恶心!”消费者刘先生向记者表示。
火腿肠的“戒指”包装将金属和塑料混在一起,用完后很难回收利用,很不环保。
“潜规则”3
九成味精都是500g装
有消费者反映,由于各大超市销售的味精大都是500g大包装的,令人在使用时会不自觉地加大用量。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表示:“大包装味精在10元钱左右,小包装味精一般只卖5角到1元,所以生产企业为了销量还是主推500g大包装味精,现在超市里九成以上都是这种包装的。”另外,味精在开封后无论是装在原来的包装袋里,还是“转移”到调料瓶中,都会因为长期与空气、水分接触而融化甚至变质。
“潜规则”4
酱油和醋“傻傻分不清楚”
柴米油盐酱醋茶,当中的酱油和醋常常一块出现在市民的厨房里,而它们包装的极为相似,也让很多市民十分困扰。“同个牌子的酱油和醋,常常容量差不多,酱油和醋颜色也差不多,唯一能让我很快区分的就是瓶身的包装纸了,但只要在厨房里放的时间稍长些,那层纸很快就变得又残又旧,乍看之下还真难分出哪瓶是酱油,哪瓶是醋。”市民小梁告诉记者,就因为这,他常在厨房里出点“小事故”,酱油和醋分不清楚混用导致佳肴变味儿是常有的事。
“潜规则”5
紫菜包里调料袋“隐身”
紫菜包、馄饨包……这些方便食品因为本身的烹饪需要调料,有不少厂家都自以为“贴心”地在里面加上一小袋调料包,但因为外包装的不透明,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常一股脑儿把包装里的所有东西都倒进锅里——还没开封的调料包也不例外!
董金狮向记者表示,生产企业本是出于好意才有这种做法,但由于这些小调料包放的位置不太规范,不是与食物的外包装袋粘在一起,而是放在包装袋内且被外包装上的图案遮挡,难以令人察觉。
“潜规则”6
总撕不开的酸奶封口膜
“酸奶和果冻都是这样的,而且里面又不只有液体,还有果肉之类的固体,即使用吸管插进去喝上了,里面还是有很大一部分食物是吃不到的。”市民李小姐向记者表示。现在大部分酸奶都是“碗装”的,开口上封着一层膜,而打开喝或吃时,除了有时特别配备的吸管可以令你马上就吃上外,想把膜撕了畅快喝奶可没那么容易!经常不是还没撕到盒沿膜就断掉,就是撕到盒沿里面一点就撕不动了。
“潜规则”7
“胀鼓鼓”的小份儿薯片
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感受,逛超市时看到几块钱一袋“胀鼓鼓”的薯片、虾条等膨化食品,总是特别有食欲,但买回家拆开一看,才发现里面的食物量连外包装体积的一半都不到。这种做法在膨化食品里盛行,因在食品袋中充入惰性气体基本上不需要什么成本,却能因快速“吹胀”包装的体积误导人们的消费。
“潜规则”8
“玩捉迷藏”的生产日期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超市、零食店等,发现绝大部分食品都只写明了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并且生产日期在外包装上标得十分“隐蔽”。“有一些生产日期标在开口处或瓶盖、瓶颈上能很容易就找到,有些却标在包装袋的底部一条边缝上,而且字体模糊,有的辨认好半天都不能确定准确的生产日期。”市民何女士向记者表示。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大多数食品包装还是没有规则的,并且有些食品的包装还约定俗成地一贯实行“潜规则”,生产厂家的利益角逐却让消费者被误导甚至利益因此受损。